燕子姐姐说家谱 | 第十四讲 补史之阙-家谱的文献研究价值(下)
家谱中与家族相关的还有地名、教育、军事械斗等丰富的原始资料。家谱犹如一个大花园,藏有许多异蕾奇葩,正等着有识之士去寻绎采摘。上海图书馆家谱研究员顾燕老师带我们继续了解家谱的文献研究价值。
观众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谈一下家谱的文献研究价值。
接下来来看一下家谱的地名资料。
家谱是研究地名学的资料宝库,尤其是关于一些小地名的记载,为史书和方志所不及,因而弥足珍贵。
如各地区的小地名。
像黑龙江、辽宁、吉林,东北三省多称屯,内蒙古自治区多称旗。
苏皖南部多称虚。
湖南最常见的是冲平段。
淮南地区呢,多称布。
水路交通干线上多带有沪停电等字样。
靠山的呢,多名岭港,靠水的呢,多于河西堰。
此外,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水南曰阴,水北曰阳。
出现以上这些现象,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历史的原因。
比如乌。
是魏晋南北朝时特有的地方组织名称。
北方乌保组织的主人带领众人避乱难逃,很多在浙江金华地区定居下来。
他们为了不忘所自出人用原名,于是啊乌就这样被延续了下来。
此外,家谱还为我们提供了古地名、地名别称以及地名严格的丰富资料。
比如上海松江,古名为华亭娄县。
江苏常州为古时的毗邻郡治。
浙江绍兴在古代又分为会稽、山阴两个县。
有些家谱的谱名使用的是别称。
比如江苏江阴,它的别称为澄江。
江苏镇江一带,别称是京口。
江苏无锡的别称为西山。
有的古今地名虽然同名,却身处异地。
如今天的地名云阳,在重庆。
而江苏丹阳县的古名也是云阳。
又如今天的桃源县,在湖南省境内。
然而在过去,福建永春也以此命名过。
还有些地方,他们的今地名不同,而古地名。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却曾使用同一个名称。
比如江苏江阴和浙江诸暨,都曾以暨阳作为沽名。
现在安徽的黄山和浙江温岭都有太平的古名。
所以,正是由于古今地名存在着千变万化的差别,我们在乐谱的时候要千万注意,不要混淆。
再者,通过家谱还可考证地名中的额物。
如湖南的湘乡、湘潭、湘阴三县合称三乡。
旧版的辞海中对三相的解释是。
湘乡为下乡,湘潭为中香,湘音为上香,合称三香。
然而,我在以上乡命名的涉及20余个姓氏的52部家谱中,皆指乡,乡为上乡而非下乡。
应该说,当地人对自己家乡的地名是不会搞错的,况且又是出自这么多异姓家族的众口同词,一定有它的根据。
另外啊,从地形上看,湘水涟水的流经地以湘乡为上游,而湘阴为下游。
故称香香为上香更为合理。
而乡音古称罗城。
因此又称罗香。
况且,家谱里也并未见其有下乡的记载。
可见,此海中关于三相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下一部分的资料是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多见于家谱的书院记、学田记、艺塾记、科名录、仕宦录以及一些传记、杂记中。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家族办学的思想、方针以及废科举、新学校的情况。
是研究教育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宜兴宗室嘉盛特刊中,详细记载了家族助学的相关条例内容。
家族针对从初中、高中、专科院校、大学到研究生以及刘洋等不同阶段的足校学生,提供每年资助四至16银元的学费补助。
即对处于每个学习阶段和所获学成业绩的族人,家族都规定了不同的助学金额。
很多创办家族书院、私塾的事迹也被载入了家谱中。
如北宋的元丰年间,范仲淹在苏州家乡开办族学,特聘族人中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并且学问素养都比较高的两个人充任了教授,每月给予50糙米的报酬。
南宋淳熙间,哲学大家陆九渊创办的象山书院。
除供族人子弟就读,还面向社会招收外地的学生,四年间就读学生曾多达数千人。
所以以上这些啊,都是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义举。
在江西的笪桥刘氏总谱中,将清末民国间族人所建的学校列成了表格。
表中详细记录了校名、校址、经费来源、严格等情况。
共计收入了学校78所,其中有小学五所,初小19所,中学一所,女子职业学校一所以及其他类型的学校两所。
所以足以可见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通关全国各地的家谱。一般来说,江南地区家族教育是比较发达的,稍有富裕的家族都伴有自己的族穴,而且质量还相当的不错。
相比之下呢?我国北方地区则显得落后了。
普中反映家族教育的材料几乎为零,与南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前教育史家在探讨宋代以后我国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何以能够迅速的超过北方地区的原因时,多归结于官办州县学的兴衰。
那么现在看来是欠全面的,应该说私人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第八个方面,我们来看一下军事械斗的资料。
家族的迁徙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战乱而迁。
这在家谱的世系传记中都会有叙述。
其中涉及到历朝的战事,尤其是有关太平天国的记录特别多。
不过大多将其作为反面的例子来记载。
另外呢,还有一些小范围的战争,史册中未曾记录,而在家谱中呢,却有记载。
比如,在江苏盐城的孙氏宗谱中,记载了民国二次革命时盐城剿匪的经过。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剿匪事件中匪民双方的人物、人数、时间、伤亡情况以及事件经过。
这些显为后人知晓的情况,都通过了孙氏家谱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另外,在黄冈万氏新斋宫宗谱中,记录了族人万营销末于民国18年中苏东北同江边防冲突之役。
这场战役啊,在正史中记载不详,而在这套家谱中则有详细的描述。
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为其题写了传记万营销先生传。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场战役为我们展示了民国18年中苏边防的一次战争的场面。
从中可见战争的激烈。
它也是较为详细记录的军事战争文献。
文中述及中苏双方参与的伤亡人数、军舰数量等。
对于研究军事、战略战术、国防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九个方面呢是人口资料。
家谱所载的人口资料是较为接近历史实际的。
在家谱的世系图表、人口统计表、齐寿录、排位表等资料中所记载的家族成员资料,对于研究人口学、遗传学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万载张氏六支族谱中,就记载了家族的人口资料。
曾有学者根据家族明清两代族人的夫妻和妻妾比例进行过统计。
统计结果为,明代男女比例为44 : 71。
清代的男女比例为582 : 789。
所以从上述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清时代婚姻严重失衡的这样一个状况。
在美西宗室嘉盛特刊中,记载了家族自清同治九年至民国37年期间,连续五次修补各房的人口统计情况。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短短近80年间,家族的人口翻了将近三倍。
特别是民国二年至25年期间增长的人口,比同治时间整个家族的人口总数还要多。
所以足以可见这段时间人口增长有着飞速的发展。
因此,人口资料对于分析、统计家族人口的增减变化都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
好,除了以上九方面的资料外,家谱中关于宗法制度、宗法组织、宗法思想等内容特别多。
学术界多已涉及。
所以呢,在这里我就不多赘述了。
此外,家谱中收录的大量诗文、自传、文献目录,对于研究文献学和极易资料的学者专家,也肯定是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用的东西。所以总而言之,家谱啊,犹如一个大花园,藏有许多的异类奇葩。
那就等着我们的有识之士去寻觅采摘了。
好,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
更多政府公开,请使用姓名电话搜索。本站免费帮你联系你的家族干部,组成修谱班子,完成网上修谱大业!
返回修谱找人网 家族修谱找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