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姐姐说家谱 | 第六讲 皇亲贵胄-玉牒
谱牒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拥有它,它就是玉牒。所谓玉牒就是记载帝王谱系和皇帝家族的谱册,是皇家宗室成员高贵血统身份的记录档案,对于确定皇族宗亲具有权威的价值。顾燕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皇家玉牒。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玉蝶。
大家不禁要问,玉碟是什么呀?
玉蝶啊,是谱碟中一种特殊的类型。
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拥有它。
谁可以拥有它呢?
他就是皇家帝王。
所谓玉牒,就是记载帝王谱系和皇帝家族的谱测。
为了有别于普通百姓的家谱,因此将此类的谱牒称作玉碟。
玉碟自唐代已有。
到了宋代,每十年会对玉碟进行续修一次。
并设立专门的修补关。
那么这一传统呢?一直延及至明清。
如今我们有幸能目睹的现存最早的玉碟是宋代的。
我们从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录里。
可以大致窥探出宋代御碟的一些蛛丝马迹。
它主要讲述了四个信息。
第一,宋代玉牒按世系之派可分为仙缘、姬庆图。
宗樊庆西路。
仙源类谱。
属籍。
玉蝶五类。
第二呢,宋代玉碟修谱的历史开始于北宋真中。
大中降服期间。
至宋徽宗以后,玉牒的内容开始变得丰富。
考定呢,也极为备至。
第三个呢,是皇族玉碟,它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
五种玉碟的内容和功能也各不相同。
其主要目的呢,是为了对皇族帝王加各支派的源流世出进行正本清源的统合。
第四呢,在宋代时候,玉碟只是皇族家谱的一个类型,刚才我们说了有五种类型,那么玉碟只是其中之一,而现在呢,玉牒已经泛指所有的皇族家谱了。
由于靖康之变,北宋时期所修的皇族谱牒已荡然无存了。
如今现存的宋代谱牒是南宋以后所编修的。
那么五种类型的谱牒也谨慎仙源类谱和宗梵清溪路被有幸得以收藏。
其中宗樊庆西路仅存于国家图书馆。
而仙源类谱也仅有两家单位藏有,一家为国家图书馆,另一家为上海图书馆。
据史料记载,仙源类谱在南宋时期仅陈书三次。
分别是绍兴27年、淳熙五年和嘉定六年。
第一步,现在已完全散逸了。
如今保存的呢,是后两部的残质。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新人类谱和30卷30册,其内容呢,是以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胤和魏王赵匡美为三大支柱。
主要记述了三人未下六世以后的皇亲世袭。
而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仙源类谱仅残存一页。
系淳熙五年第二次转修的残业。
内容为太宗下第七试卷22中的一页。
其书衣为皇室专用的明黄色织锦材质,开本宽阔大气,纸墨巨金。
书法工整雅致。
虽然呢,仅存了一夜,但是呢,仍独具皇家的气度。
近年有学者考证,这页残页恰巧是国家图书馆藏本的所遗之业。
由于各种原因,与流转最终分藏了两地。
好在呢,都被妥善保存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明代的玉碟。
明代御帝的编修与宋代相比呢?更为完善。
据考证,明代曾先后编有天潢玉牒。
玉蝶。
明宗之。
大名府系。
大明宗府。
松鼠亲疏浮图等多种类型的玉碟。
然而可惜的是啊,由于战乱等原因,明王后玉蝶就下落不明了。
据清代档案记载。
顺治初年的时候,明代玉碟尚存,随后就视而不见了。
目前明代玉碟仅有四库全书存目中注入的天皇玉牒一卷,为明太祖下的历代世系。
他以编年为序,止于永乐年间。
专记皇室的事迹。
包括皇后、太子、诸王们的谥好、封爵以及申竹等内容。
那么这就是明代的玉碟。
接下来呢,我们再来看一下清代的一点。
因为清代的历史年代离现在最近。
在历朝皇室的家谱中,清代皇室的玉碟是唯一保存的最为完整和最具体的。
据中国家谱总目统计,在收录的801种爱新觉罗氏家谱中。
759种,集中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是收藏清代玉碟的大户。
其余的42种呢,则收藏于国内以及美国、日本、法国等海外的收藏机构。
据文献记载,玉牒从清顺治13年开始用满门编修。
到了雍正以后,又增加了汉文的文本。
那么自此以后呢?清代玉牒都以满汉两种文字来写成。
并且它的格式和内容也是完全一致的。
玉蝶每十年续修一次。
前后一共编修了28次。
历经了12世260多年。
清代玉牒记载的内容呢,是比较丰富的。
其中包括姓氏封爵、受职、申竹婚配享年、生母姓氏。
子女姓名。
妻妾姓氏以及岳父女婿姓名、职衔等都被记录在内。
呃,为了加深大家对玉碟的理解,这里呢,我呈现一套清代的皇族玉碟给大家,为大家揭开玉碟的神秘面纱。
这套谱的名字呢,就叫圣祖仁皇帝位下14子多罗寻秦郡王世袭谱。
这本玉碟的外观呢?是用卷轴装帧的,为清代的内府抄本。
休于嘉庆的19年。
他记载了康熙皇帝第14子爱新觉罗允提一脉下的世系图。
说起爱新觉罗,允提大家可能并不熟悉。
但是如果说起14阿哥的名字。
相信喜欢看轻宫戏的朋友们啊,一定耳熟能详。
那么它就是允提。
因为呢,在康熙帝的儿子当中排行了14,因此大家俗称他为14阿哥。
他也是雍正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四阿哥的亲弟弟。
野史中有传闻说,康熙帝原先想传位给14子,就是允提。
由于雍正篡改了遗诏,在十字上多添了一笔。
将传位14子改为传位于四子。
以此呢,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虽然呢,这是个民间传说,经清史专家考证为不实。
但是呢?这个14阿个由此被世人所熟知。
那么,历史上的允提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
据史料记载,啊允其深受晚年康熙帝的宠爱,曾命其征讨边疆。
允提呢,也不负重托,屡立战功,又驻军西北。
负责经略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军务。
应该说是年轻有为,重兵在握。
从这点来看呢,确实也是地位的有力候选人之一。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最后的赢家是雍正。
雍正继位后,允提的命运也风云突变,被削爵禁锢。
直到十多年后,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继位后才被获释,封了辅国公。
此时的允提已经50岁,到了知天命的时候了。
好在后来比较平顺,生活也过得稍安稳如一些了。
乾隆13年,乾隆皇帝又晋封他为循郡王。
此时的允提已61岁了,过了花甲之年。
七年之后的乾隆20年。
允提去世,谥号曰秦。
结合允提一生的封号爵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普上称呼其为寻秦郡王。
纵观全卷,我们可以看到,谱上记载了从允字辈至载字辈六世的世系。
这部玉碟最大的特点,也是清代皇族家谱的特色,那就是谱内的文字有三种色彩。
我们看看是哪三种。
第一种是黑色。
第二种是朱色。
第三种呢,是在猪舍上覆盖黑色。
那么,这三种颜色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黑色啊,用于表示已经顽固的列祖列宗。
诸色呢则用于表示修补时还健在的那些人的人名。
那么最后一种呢,则是在修谱的时候还健在的,当时是朱色表示。
而后呢,在后世修补时亡故的人的那些人名,那么就用黑色将其覆盖。
这个呢,与我们如今在墓碑上所看到的人名颜色表示比较类似的。
那么一般的平民百姓的家谱中,所有的人民都属于黑色,是不可以用红色来表示的。
那这个呢,也是皇族家谱有别于其他家谱的显著特征。
总之,玉牒是皇家宗室成员高贵血统身份的记录档案,对于确定皇族宗亲具有权威的价值,因此格外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
此外,玉牒对于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
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好,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
更多政府公开,请使用姓名电话搜索。本站免费帮你联系你的家族干部,组成修谱班子,完成网上修谱大业!
返回修谱找人网 家族修谱找人平台